在清朝时期,佟佳氏作为满洲镶黄旗的显赫家族,产生了三位皇后,包括康熙帝和雍正帝的亲生母亲。佟氏一族在朝堂上影响长达数十年,因此被戏称为“佟半朝”。然而,真正引起“佟半朝”现象的起点,要从一个名叫佟养真的双面间谍说起。
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明朝和后金关系剑拔弩张。当年辽东巡抚郭光复抓住了一位后金派来的间谍,此人名叫佟养性,是一个商人。因为从佟养性身上搜出了他和建州女真酋长努尔哈赤互通信件的证据,佟养性“奸细”的身份已经坐实。按照当时的律令,这样的奸细,一旦证据属实,一律按“通敌卖国”罪处斩。
其实,佟养性本是一位女真商人,他们世代经商,万历年间,佟养性家族把关外的皮货往关内倒卖,再把关内的粮食和布匹倒卖到关外,获利甚丰。但佟养性和其他女真人不一样,他逐渐融入了汉文化,并且定居在明朝。
当时,努尔哈赤为了获取关内的情报,经常买通商人,利用商人进关来获取军情。佟养性和努尔哈赤关系也不错,佟养性家族有一位女子(哈哈纳扎青)嫁给了努尔哈赤,两人算是姻亲,因此,佟养性多次入关帮努尔哈赤传递情报。不料,这一次因为疏忽,佟养性被明军抓获。
且说辽东巡抚郭光复也算是一位有野心之人,他为了对付女真人,也绞尽脑汁。自从佟养性被抓,郭光复灵光乍现,他认为,既然后金能派人刺探明朝的情报,那明朝为何不能派人刺探后金呢?眼下,若能策反佟养性,让他为明朝服务,岂不是大功一件?
于是,郭光复连忙上书给朝廷,很快,他的计划被批复,郭光复亲自走进监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威逼利诱,让佟养性为自己服务。佟养性当时不过是一介囚徒,只要能走出监狱,什么事情他都先答应再说。接下来,同郭光复放出消息,说奸细佟养性“越狱”出逃,音信全无。
郭光复用障眼法放走佟养性后,十分得意。他认为佟养性这个“双面间谍”最终会成为自己埋下的一根钉子。他没想到的是,这根钉子最终还是扎向了自己。
原来,佟养性逃回关外后,立即找到努尔哈赤汇报自己的经历,并发誓永不背叛后金。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佟养性还主动劝降了自己的堂兄佟养真及全族归顺后金。如此一来,佟氏家族在后金就站稳了脚跟。
努尔哈赤见佟养性如此忠心,又精明能干,便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佟养性,并且给了佟养性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让他来管理前来投奔的汉人。《清史稿》云:
五年正月,命养性为昂邦章京,谕曰:“汉人军民诸政,付尔总理,各官受限定。”
后来,佟养性把这些汉人编成汉军,是清朝汉军旗最初的雏形。
明朝崇祯四年,佟养性又被皇太极委以重任,让他负责监铸红衣大炮,佟养性不辱使命,为后金造了40门大炮,并且亲自组建满清第一支炮兵队伍,佟养性当时相当于满清的“炮兵司令”。这些大炮在后金和明朝对战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例如,1631年八月,后金和明军在大凌河之战中血拼,佟养性的炮兵就立下奇功。
明朝知道佟养性彻底“叛变”后,将佟养性列为“头等叛徒”,和李永芳同列(当时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尚未反叛)。
不得不说,若佟养性没有彻底倒向后金,以他此时的身份,突然倒戈,对后金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然而,作为女真人,佟养性最终还是站在了明朝的对立面。
佟养性在满洲管理汉军,监造大炮,地位隆崇,然而,正在他处在“事业巅峰”的时候,他却病逝了。《清史稿》记载,佟养性死于天聪六年(1632年)。此后,他的堂兄佟养真接过了佟氏一族的大旗。清军入关后,佟养真把自己的孙女佟佳氏送到宫中做顺治的妃子,后来,佟佳氏生下一子,取名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帝。佟养真的儿子佟图赖、佟图赖之子佟国维、佟国维之子隆科多都是清代权臣,他们把持朝政多年,清朝的“佟半朝”,就是由此而来。
站在清朝的角度来说,佟氏一族为后金和满清立下不世之功,佟养性的“双面间谍”身份被彻底洗白。站在明朝的角度来说,佟养性被列为“头号叛徒”,因为他一人,让明朝损失惨重。
佟养性作为一位女真商人,与努尔哈赤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多次为他传递情报。然而,他最终被明朝捕获,并意外成为郭光复的策反对象。经过一系列曲折的转折,佟养性背叛了明朝,投靠了后金,并在后金建立了汉军旗的雏形。他还亲自监铸大炮,并组建了满清第一支炮兵队伍,立下赫赫战功。这个故事展示了佟氏一族在清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暂无评论内容